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一九九九年八月二十九日
B04 星期日

直擊式消費行為調查

筆者對港台的‘電視欣賞指數’調查作出質疑之後﹐負責該項調查的香港大學 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辦事人員再次向筆者解說調查的正當性及技術上的障礙﹐鍾庭耀 先生後來更來函提供一些調查數據。

研究中心人員的熱心可嘉。但經過近小時的交流下﹐雙方的立場並無太大的改 變。

首先﹐筆者沒有絲毫懷疑調查組的公正性﹐而其結果太具港台味﹐正正表明了 調查方法出現問題﹐設計上的傾斜不是指其出發點﹐而是指技術上的不夠深思熟慮 。

調查組的彭小姐歸咎於資源不足及修正的時間不夠(因研究中心參與此項調查 已超過一年)。

主辦單位既然對欣賞指數期望很高﹐視之為收視率以外的一項專業指標﹐就應 重視該項調查工具的盡量全面地反映事物真實的作用。調查能做到這一點﹐或朝著 這個方向改進﹐才能建立權威性。

筆者著重指出調查方法的方向﹐應由調查被訪者對一大堆撲面而來的節目名稱 ﹐作出‘價值判斷’(欣賞的涵意含意已多為人詬病)﹐改為直擊式的消費行為調 查。

在十分鐘的時間裡跟一個陌生人討論五十個節目值不值得欣賞﹖而這五十個節 目又是回顧式的﹐試問這個調查結果準繩度有多少﹖

直擊式的消費行為調查﹐就是在九十九個節目播映當中﹐直接詢問被訪觀眾對 節目的反應﹐不就成了嗎﹖彭小姐答覆是資源上做不到這一點﹐那港台能否多撥一 些經費支持之﹖杜維明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INSAFE System
關閉

0 個回復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